【1933老场坊简介】1933老场坊,位于上海市河南南路与复兴中路交汇处,是上海一处极具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建筑群。原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933年建造的屠宰场和肉类加工厂,后经历多次改造与功能转变,现已成为集艺术、设计、文化、商业于一体的创意园区,是上海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典范之一。
一、1933老场坊简介总结
1933老场坊始建于1933年,最初作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屠宰场使用,具有典型的工业建筑风格。随着城市发展,该建筑群在2000年后被重新规划,由著名建筑师马岩松负责设计改造,保留了原有建筑结构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,成为上海重要的文化创意地标。
其独特的红砖外墙、高耸的筒仓、拱形屋顶等建筑元素,展现了上世纪初的工业美学,同时也承载着上海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。如今,这里不仅是艺术展览、时尚发布、品牌活动的重要场所,也是游客了解上海历史与城市变迁的重要窗口。
二、1933老场坊概况一览表
| 项目 | 内容 |
| 全称 | 上海1933老场坊 |
| 地址 | 上海市黄浦区河南南路与复兴中路交汇处 |
| 建造时间 | 1933年(原为屠宰场) |
| 改造时间 | 2000年后(由马岩松团队设计改造) |
| 原用途 | 屠宰场、肉类加工厂 |
| 现用途 | 文化创意园区、艺术展览空间、品牌活动场地 |
| 建筑风格 | 工业风、红砖结构、拱形屋顶、筒仓设计 |
| 特色亮点 | 历史建筑保护、现代设计融合、艺术氛围浓厚 |
| 交通方式 | 地铁1号线、8号线“人民广场站”步行可达 |
| 开放时间 | 一般为每日10:00-22:00(部分活动时段可能调整) |
三、结语
1933老场坊不仅是一座建筑,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。它将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,让人们在现代都市中仍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。无论是艺术爱好者、设计师,还是普通游客,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体验。


